1. 项目选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已以其它名义获得省级以上支持的项目原则上不再纳入资助范围。
2. 大创项目申报者以二、三年级本科生为主,必须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有浓厚兴趣,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可以以个人或团队的名义申报大创项目。鼓励学生根据兴趣跨学科申报项目,鼓励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队申报项目。以团队名义申报的项目,项目团队人数不能超过5人。
3. 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省级及以上级别的创新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项目,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有未结题项目的负责人不得再次申报大创项目。
4. 项目实施时间原则上为1年左右,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
5. 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每个项目指导教师人数不能超过3人。鼓励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项目指导教师要求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作风正派,能认真履行指导职责。